极速nba

西北农林科大:国赛连获“团体特等奖”的背后

西北农林科大:国赛连获“团体特等奖”的背后

时间: 2024-01-06 发布于:配件辅料

  “参加竞赛提升了我在外科手术、病原检测和禽病理剖检等方面的能力,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李雪婷激动地说道。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技能大赛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代表队再次以优异成绩获大赛最高奖——特等奖,这是该校连续四次获此殊荣,也是该校本年度第二次在国家级动物医学类专业技能大赛中斩获最高奖,实现了动物医学国家级竞赛双丰收。

  做好“针线个月,历经四轮严苛的培训、考核、遴选,最终李雪婷、刘啸颖、方华荣、马鸣灼、伍清滟5名学生脱颖而出,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获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技能大赛特等奖。

  实验课在外科兽医手术学中占很大比重。从早上7点多准备,一直要到下午五六点才结束。每次上课,张欣珂总是第一个到手术室,最后一个离开。最长的一次,他连续上了12天手术实验课,每天都是连续10小时之后。指导学生做完手术,张欣珂还要亲自上阵示范。为了让学生看清手术内容,张欣珂利用手机、投影仪等“发明”了“手术直播”,也利用教学动物医院的临床手术给学生“开小灶”。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从理论到实践各环节都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王兴龙是兽医传染病学任课教师,带领同学们加入学院传统“查房”实验。所谓“查房”,就是在兽医传染病学的课程实习中,每天0点、12点、18点、24点4个时间段对实验动物进行数据采集,连续十二天。十多年来,王兴龙和团队教师从始至终坚持与同学们共同参与“查房”。

  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同学们传承了这种“工匠精神”。从备赛初期就制定日程表和签到表,详细记录每次数据。手术中每一步是谁负责,每个人每个时间点每一个动作的走位,手术衣、包装等垃圾如何丢弃和耗材摆放,甚至实验室卫生打扫、动物每日喂养也都有详细的规定。陈睿琪说:“任课老师们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深深触动着我们,也不断激励我们在专业道路上前进。”

  好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对动物医学专业来说,要点在“学”,重点在“练”,夯实“基本功”。往届的获奖选手许多已经走向社会,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在继续书写着“诚朴勇毅”的新篇章。

  在新疆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动物医学院2018届校友杨涵琪说,回忆起大学5年,印象最深的就是2016年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届全国“生泰尔杯”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最终获得大赛特等奖。血凝试验操作六字口诀——“一档吸二挡打”仍然记忆犹新。在训练中,做一次血凝试验就需要用移液枪40余次,为了更好的提高血凝板利用率,天天都会做四五次重复试验,打枪头近200次。除此之外,在空闲时间还会自主练习,直至大拇指酸痛,甚至都形成了肌肉记忆。

  2020届毕业生祁桂祥现在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教学动物医院的一名兽医。回忆起备赛过程,她说:“在禽病理剖检项目训练初期,我的剖检动作非常不流利,速度很慢。有一次老师观看我们训练,严厉批评了我们,指出大家操作不熟练、配合不默契、病理描述不恰当、诊断描述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并亲自上手示范。后来经过研究老师的细节动作和近百只鸡解剖的大量训练,我的整个剖检过程动作利落,脏器皆能完整取出,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努力得到认可的时刻记忆犹新。现在作为一名临床兽医,很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老师们的严格要求,以及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才能让我在如今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2014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探索构建了以课程实践为主体,临床综合实习和技能竞赛为“试金石”的“一体两翼”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支业务精湛、精益求精、结构符合常理的指导教师队伍,真正的完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标,形成了一整套既符合我校实际,又具备较高推广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迄今历届获奖学生42人,升学率97.62%,其中博士毕业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0人,毕业生就业率100%。近5年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学风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整体评价满意度超过95%。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宠物业快速地发展,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王建国表示:“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历来以动手能力强而被行业广泛认可。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培养方案和培养环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情况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更多懂理论、会技术、进得来、留得住的专业人才。”